稻鱼茶

现代农业产业园

推进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

介绍说明

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“耍歌堂”、“长鼓舞”

耍歌堂

    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纪念祖先、追忆历史、庆祝丰收、酬谢还愿、传播知识和群众性娱乐活动等为一体的最隆重、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盛会。2006年5月,连南瑶族耍歌堂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 

266.jpg

    耍歌堂分大歌堂和小歌堂,大歌堂历时三天到九天,规模以各排为单位,每十年举行一次;小歌堂历时一天,规模以姓氏为单位,三年五载举行一次。相传农历十月十六是盘古王的生日,又适逢秋收结束,为了纪念始祖,庆祝丰收耍歌堂便选在这一天(如这一天不是黄道吉日,便提前或推迟数日)举行,人们也趁此机会赛歌赛舞、谈情说爱、访亲会友。八大排都有各自的耍歌堂地点,又叫歌堂坪,一般选在较为平坦的半山坡上,每次都固定在此地举办,现已成了连南排瑶的文化遗址。

267.jpg

    耍歌堂之日,家家户户早起,男女老少打扮一新,随着九响土铳声,锣鼓齐鸣、牛角嘟嘟,众人齐聚集庙堂。此时,瑶排山寨,人来人往,盛装显缤纷。长鼓队跳着刚劲粗犷的长鼓舞,龙腾虎跃,非常壮观。而“当当、呜呜、嘟嘟、嗡嗡、乒乓”锣、鼓声、牛角号炮声震撼群山,响彻群山,瑶寨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。 耍歌堂队伍聚集到歌堂庙后,依次进行“师爷舞”、“出歌堂”、“过州舞”、“长鼓舞”、“瑶歌对唱和演唱”、“法真表演”和“追打黑面人”等表演活动。之后,喝米酒、吃糍粑、唱瑶歌、会亲交友挂红布,共度佳节。未婚男女借此机会相互倾吐衷肠、选择佳偶。

268.jpg269.jpg

    耍歌堂是排瑶历史文化的“浓缩版”和“精编版”,更是瑶族文化之魂———瑶族民族精神的艺术表现。 


瑶族长鼓舞 

    瑶族长鼓舞是排瑶祖先在隋唐时期迁徙到连南时一同传入的,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兴盛。于2008年5月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270.jpg

    瑶族长鼓舞属广场性的喜庆舞蹈,有36套表演程式,可分单人舞、双人舞、群舞等,人数愈多气氛愈热烈。每逢春节、三月三、六月六、十月十六等传统节日和耍歌堂,排瑶就聚集到村前的旷地或收割后的田野,吹牛角、敲铜锣、跳长鼓舞,欢庆节日。长鼓舞的舞蹈语言较为丰富,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排瑶的生产活动以及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。

271.jpg

272.jpg

    《长鼓舞》曾获广东省首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,全国第五届民运会表演项目二等奖,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二等奖。1996年,连南瑶族长鼓舞应邀在新加坡表演,实现了对境外文化交流零突破。1997年,油岭新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“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(瑶族长鼓舞)之乡”,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(瑶族长鼓舞)之乡”。

273.jpg

274.jpg

    连南瑶族的《长鼓舞·优嗨歌》曾以500多人的阵容参加2006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的演出,又在2007年入选广东军民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之一。

275.jpg

To Top

客服

在线
客服